中新社西宁12月2日电 (罗云鹏 高雅月)祁连山国家公园青海省管理局2日披露的《2018年祁连山国家公园青海片区生态气象监测公报》(下称《公报》)显示,根据地面监测资料和卫星遥感数据,此间草地、积雪、冰川、冻土、河流等生态环境要素趋好。
祁连山是中国西部重要生态安全屏障,是黄河流域重要水源产流地,此间地貌涵盖高山、冰川、森林、草原等,海拔介于2000米至5000米,是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优先区域。
据《公报》介绍,过去一年祁连山国家公园(青海片区)年平均牧草产量达每亩197公斤,牧草长势良好,综合评定为“丰年”。
据了解,祁连山区域内的冰川和*积雪系河西走廊和青海河湟地区众河之源,海拔4000米以上的山地面积占整个山区的三分之一,在高山发育了众多雪山和冰川,具有平枯抑丰和调蓄河流径流的作用。
《公报》显示,近10年来祁连山国家公园(青海片区)积雪面积扩大,平均增加1.4倍,积雪日数呈现增加;与第二次冰川编目数据相比,祁连山冰川面积持平略增,其中八一冰川面积略有减少,岗格尔肖合力冰川和团结峰冰川面积分别增加5.3%和4.5%。
根据《公报》,近10年来,祁连山西部地区冻土深度呈增加或持平趋势,东部地区呈微弱减小;重、中和轻度荒漠化面积分别减少31.92%、16.23%和8.12%。
《公报》还介绍,祁连山国家公园(青海片区)植被生态质量继续趋好;1961年至2018年,祁连山南麓呈现年平均气温呈升高、年降水量呈弱增加、年平均日照数减少、年平均相对湿度变化持平略减以及气候趋于暖湿化。
祁连山国家公园青海省管理局表示,在监测评估的基础上,未来将通过建立山水林田湖草一体化生态气象监测体系,健全生态资产核算机制,建立提升当地居民福祉的国家公园管理模式和区域治理对策,为祁连山国家公园试点建设及优化管理提供智库支撑。
该《公报》由祁连山国家公园青海省管理局、青海省气象局联合完成。(完)
本文转载自中国新闻网,内容均来自于互联网,不代表本站观点,内容版权归属原作者及站点所有,如有对您造成影响,请及时联系我们予以删除!